主要用途 | 酶制剂 |
---|---|
产品规格 | 1*25 |
CAS | 有 |
酶活力保存率 | 99% |
砷含量 | 0.001%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1*25 |
酶活力 | 1-80万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类别 | 其他 |
重金属 | 0.0001% |
谷氨酰胺转氨酶又称转谷氨酰胺酶(TG酶)是由331个氨基组成的分子量约38000的具有活性中心的单体蛋白质,其可催化蛋白质多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发生共价交联,从而*,对蛋白质的性质如:发泡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热稳定性、保水性和凝胶能力等*,进而改善食品的风味、口感、质地和外观等。传统肉类加工工艺通常加入大量的盐和磷酸,以提高其持水力、连贯性和质地。近期,少盐少磷酸的食物被广泛推广,但其质地和物理性质都不尽如人意。TG酶可以替代部分通常肉制品加工中添加的品质改良剂-磷酸盐,生产低盐肉制品。可应用于水产加工品、火腿、香肠、面类、豆腐等等。TG酶在40~45℃、pH6-7的条件下,只需添加0.1-0.3%的量,即可达到明显的效果性状 是一种可以催化转酰基反应,从而导致蛋白质(或多肽)之间发生共价交联的酶。转谷氨酰胺酶可以催化蛋白质之间发生交联,发生以下变化:使蛋白质改性,改性后的蛋白质其塑性、持水性、水溶性和功能性得到改善;保护了食品中的赖氨酸免受各种化学反应的破坏;可用于包埋脂类或脂溶性物质;可以形成耐热、耐水性的膜;在形成凝胶过程中不需要热处理;通过将包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之间交联,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目前,转谷氨酰胺酶已应用于肉制品、鱼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制品、焙烤制品、固定化酶、可食性包装中。微生物产生的转谷氨酰胺酶有许多优点:热稳定性好;pH范围广;
改善食品质构。它可以通过催化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的交联,改善蛋白质的许多重要性能。如用该酶生产重组肉时,它不仅可将碎肉粘结在一起,还可以将各种非肉蛋白交联到肉蛋白上,*肉制品的口感、风味、组织结构和营养。
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它可将某些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共价交联到蛋白质上,以防止美拉德反应对氨基酸的破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谷氨酰胺转胺酶还可以向氨基酸组成不理想的蛋白质中引入所缺乏的氨基酸,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这一点特别感兴趣。
形成耐热、耐水性的膜。经该酶交联过的酪蛋白脱水后便可得到不溶于水的薄膜,这种薄膜能够被胰凝乳蛋白酶分解,因而是一种可食用的膜,能够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用于包埋脂类或脂溶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