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途 | 酶制剂 |
---|---|
产品规格 | 25*1 |
CAS | 见包装 |
酶活力保存率 | 99% |
砷含量 | 0.01%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酶活力 | 10万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类别 | 其他 |
重金属 | 0.001% |
谷氨酰胺转胺酶又称转谷氨酰氨酶(简称TG酶),是一种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转移酶,可催化其中的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将蛋白质分子粘合起来。其作用于各种底物蛋白质,如酪蛋白、大豆蛋白、谷蛋白、肌球蛋白等,通过交联反应,*特性。可用于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制品的粘合,改善其口感、风味、组织结构和营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TG酶产品性能特点
1、粘合力强,脱开率低。本品在蛋白质分子之间催化形成一种ε- (γ-谷氨酰)赖氨酰共价键,在一般的非酶催化条件下很难断裂,能使蛋白质分子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碎肉成型后,经冷冻、切片、烹饪处理后不会散开。
2、 良好的pH稳固性。
3、热稳固性强。特别是在蛋白质食品体系中,该酶的热稳固性会显着提高,这一特性使其在一般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会导致迅速失活。
4、环保、安全健康。TG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机体中,人们一直都在食用含有TG催化形成的ε- (γ-谷氨酰)赖氨酸异肽键的食物,因此,使用TG生产加工的新型食品不仅对人体是安全、健康的。
5、产品使用该料后不会产生任何异味(包括生、熟状态下的气味以及做熟之后在口中的咀嚼风味等),即使高质量肉也可使用,因为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对牛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城市到农村,牛羊肉已经上了老百姓家家户户餐桌,那么肉牛的存栏量也会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加大,养殖肉牛,肉羊的养殖户也在不断的增加,据调查,牛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牛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2.2提高到2001年的8.7。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相应从3.7提高到4.6。尽管如此,总是依靠羊、牛的原料,很难生产出型号、外观一样的产品。因此为了使产品卖相更好,生产商往往会用肥肉将牛肉、羊肉组合,这样肥肉和瘦肉交替相间,不仅能够将原料的成本降低而且使得做出的肥牛、涮羊肉看起来具有大理石般美丽的纹理,让食客们从感官到味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
TG酶在肥牛、肥羊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通过生物酶技术它能使瘦肉和瘦肉、瘦肉和肥肉粘合,这样的肉经煮、炸等烹饪工序后不会散开,并且粘合线不明显,让肉看上去和完整的肉一样。